斷訊,無線電信所:解密鳳山招待所

本書聚焦在本市鳳山區國定古蹟「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」的變革。在日治時期,它是推行南進政策的據點,在戰後,卻成為黨國主義下,中華民國海軍整肅異己的所在,專門作為白色恐怖時期拘禁、審訊、刑求政治犯之場所。
全書結合了空間場域(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)的介紹,及毛扶正、邱再興、閻啟明、陳平、陳水清等五位「來賓」的證言,以相互對照的方式呈現歷史與空間記憶。
「來賓」之一的毛扶正先生,在軍艦擔任譯電工作時,因兄長(毛卻非)涉案之關係被牽連入獄。年僅20歲的他,被拘禁在招待所審訊月餘,他詳細地闡述:「綁手臂的繩子打結於背後,實在無法睡覺,……經過一次審訊後大約月餘,……繩子要被卸下時,部分已陷入肉裡,……冷汗直冒,皮膚都發黑了。」所幸,最後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定讞,得以保全一條性命。陳水清則因關心臺灣前途,臺獨思想萌生,在海軍任職時本將有所作為,不料卻東窗事發,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。他對於在鳳山招待所遭到疲勞審訊有這樣的描述:「每次提詢都在深夜開始到三、四點鐘結束,用500W的燈泡照射臉部,使人頭昏腦脹……」。
本次出版要特別感謝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長期給予經費補助,本館才能循序漸進地將此類書籍集結成冊。我們衷心期望,透過前人的經驗,使我們能夠更加明白人權的價值,也能更加珍惜當今民主的可貴。